重新思考 · RÉ

重新思考 · RÉ

RE +

我们处于一个被物化的世界

终于推出了 Psyrime 付费栏目!

Pengzhao Xie
Aug 02, 2023
∙ Paid

我创建了重新思考闲聊群:

这是一个被物化的世界

现在这个世界越来越被物化了。我相信我们大多数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。A4 腰的时候,我就觉得不太对劲。为什么要把女性放置在那个位置?我本以为某书会遇上什么麻烦,但很多女性也因此炫耀自己符合那种规定的身材,并称之为「审美」(当然是畸形的)之后,我也就没在理会这个话题。直到最近在某站首页里面又充斥着大量的类似的广告。这不禁让我再次关注这个问题。于是,我在《我们为什么追寻苦受》一文的第三部分中解答了这个问题。

ReThink is a reader-supported publication. To receive new posts and support my work, consider becoming a free or paid subscriber.

物化也是国内所谓女性主义人群,俗称小仙女,的不自知的问题。他们既表面地排斥父权,又深刻地依附它,并被他们物化;一边厌恶或者瞧不起其他被父权裹挟的人,一边巴不得赶紧进入那个父权的圈子。我一直不喜欢女性主义这个词汇,也不喜欢任何「主义」;而凝视又被偏见地理解为「男性凝视」;而强大的权力,也被称作父权(这是因为家庭中父亲的权利往往大于母亲,据此延伸至更大的概念)。

这种强大的权力只有男性才有吗?当然不是,吴谢宇案中的母亲就是父权。这些破碎的概念,也许你在学校或者期刊当中也许会知道它的正确意思,但至少从我的角度而言,自媒体对这些概念要么混淆、要么重组,更有甚者进行了诡辩。

群体也在被物化。我从来不喜欢现在对于年轻人的定义,觉得不属于那个群体,所以在外面不说自己是年轻人。母亲会给我买一些符合年轻人定义下的服饰,或者便宜的潮牌,但我总会和她妥协买该牌子中最朴素的那个。

在交谈之中,别人似乎很难觉得我是年轻人,所以我有几位年长的朋友。虽然明白了一些人事物,但从我的脾气,你还是能觉得我是一个年轻人。毕竟年龄在哪里。前段时间,在即某上,因为教导某人被粉丝多的人士抨击了一下。

我倒是没有再说什么,因为我确实不善于人争辩。不过,这倒是提醒了我,我是一个年轻人。商业喜欢把年轻人叫做 Z-世代,我始终不明白这种抽象的定义。

当我们被物化,有了所谓的身份的征象,圈子便诞生了,也就有了群体;也就有了分类,也就有了市场。商业称之为目标市场(target market),通过归纳、分类各种标签的集合,以能获得最大…

Keep reading with a 7-day free trial

Subscribe to 重新思考 · RÉ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.

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? Sign in
© 2025 南山居氪
Privacy ∙ Terms ∙ Collection notice
Start your SubstackGet the app
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