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新思考 · RÉ

重新思考 · RÉ

轻松入门精神分析

王婆卖瓜:栏目已上线小报童

Pengzhao Xie
Feb 24, 2024
∙ Paid
👏 欢迎来到小报童| 小报童101

元宵节快乐!

这是我第一次写作系统的文章,是栏目的 序章 介绍文章。我为 ReThink 读者提供了 9 折优惠券。如果你开通小报童的「合伙人计划」,那么别人通过你分享的链接购买后,还能享受一定的报酬~

注:ReThink+ 读者能提前阅读这些文章,在我更新完毕后,会将 PDF 和相关的资料发送到各位的邮箱。

我与精神分析:

为了提前一个学期毕业,我就差最后一门课的学分了,但几乎所有心理课程都已经满员并关闭了注册。我唯一找到的关于行为和基因的课因为人数不够也取消了。这门课的取消,也令我突发奇想「要不要试着搜一下精神分析,万一有呢?」

没想到,竟然找到了,而且还是开放给本科生的。

要知道,精神分析在众多美国大学中几乎不开放给本科生的。后来,老奶奶告诉我们,这门课她一年教一次。

看来,我十分幸运。

有意思的是,我并不在心理学院而是在文学学院学习这门课程。

精神分析在美国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存在。心理学界以及心理咨询界都不接受它,但它也确实给心理学开了先河,提供了广泛的地基。

心理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上,几乎听不到教授对精神分析的具体介绍和交流,而只是简单讲讲大家都知道的优缺点一带而过。不过,有些教授,如大五人格教授 Dr. DeYoung 和发展心理学,还是会在课上简单讲讲。

后来在研究生心理咨询的各种课程中,荣格受到的簇拥要多一些,而黑人女性教授则对弗洛伊德嗤之以鼻,只挑着那些「糟粕」讲,而非理性地看待弗洛伊德。

悖论的是,即使我们在课上听不到关于精神分析的讲述,但是弗洛伊德、荣格等人像幽灵一样时不时地闪现在教科书之中。无论如何,我们抓不到他们。

选课的另一个契机是我和新舍友的 5 小时彻夜长谈。我们聊了很多东西,那是最为激烈的一次思维碰撞。

我想,我们都是爱智慧(love wisdome) ——哲学——的人。

其中,他讲了很多我不了解的精神分析,出了儿童发展阶段之外的各种理论,我代入曾经的观察和经历,发现有些确实如此,有些仍有困惑。即使第二天我简单查阅了一些文本,仍然懵懵懂懂,不知其所以然。

就这样,带着这样的好奇,我兴奋且担忧地开始学习精神分析。

学习过程中,我也遇到了一个困难。我从来没有读过如此困难的文本,课上资料的“起步价”基本上是 3 遍。那时候还没有很多 AI 翻译工具,纯靠自己读。

于是,我尝试阅读中文文本,却发现对应的翻译并不很达意,更加诘屈聱牙,简直就是灾难。某乎上的各种文章,乍一看高深莫…

Keep reading with a 7-day free trial

Subscribe to 重新思考 · RÉ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.

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? Sign in
© 2025 南山居氪
Privacy ∙ Terms ∙ Collection notice
Start your SubstackGet the app
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