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需要服务
We need Service!
找一个有服务的餐馆真难,丑陋的二维码将人隔离,这感觉糟透了!热情好客的服务员降格为端盘者。未来吃饭预制菜,连锅气未来都有可能成为奢侈品。
就餐馆服务而言,国内比不上美国。进餐馆大门,你需要等服务生出来迎接你。他们一般会询问几个人吃饭。之后,带你入座,并给予菜单,然后询问你,“喝点儿什么”。当你点完水或者饮料后,服务生会离开,这时候你可以看看自己想吃什么。等服务将饮料拿过来后,就可以开始点餐了。如果还需要时间,可以直接说。吃饭的时候服务生会偶尔来检查一下你这边需不需要什么服务,会问你“菜品如何?”你可以只没直接说好或者不好。一般来说,我们都会说“好,还不错”,但你也可以想戈登一样骂骂咧咧。如果这时候你的饮料喝完了,服务生会帮你续杯等。吃完差不多了跟服务生说“check”,埋单,服务生会将小票拿过来。有一些餐馆是将服务费包含在价格里(一般是中餐馆,因为中国人没有小费习惯),但一般来说给 15%-18%,如果你觉得服务不错,比如服务生态度挺好,菜品也好吃,或者心情好,可以给 20%。小费算是服务生的工资。
对我来说就是,花饭钱的 15% 能够得到还算不错的用餐体验和被人服务,其实足够了。小费对人们来说表达着感谢的含义。Robert,美国住家老爹,说他也经常给邮递员小费(美国每家每户前面都有邮箱,用来接收邮件)。“鼓励邮递员能好好放邮件,下雨的时候,能将大件快递放在干燥处。”他说,“但现在他的小费没了,想都别想了,邮件都堆在一起而且老送错邮件。”
对于小费,人们抱怨的是星巴克收小费(有的城市好像是强制收)以及外卖要小费。
美国的外卖真的太贵了。你结账的时候,价格里包含了饭钱、服务费(service fee)、税费(tax)送餐费(delivery fee),然后让你选择是否支付小费。这显然是太离谱了,这样操作下来,16 美金的食物变成了 26 美金。所以,美国人只是偶尔点外卖。但是对于没车的留学生来说太离谱了。我一般是不给的,除非点的东西很多才会给,但就是二三美金左右,不会太多。如果你像在中国让外卖员爬楼送一箱水,然后不给小费,你就别想得到这个东西了。
我觉得服务算是一种人情冷暖和热情好客,意味着你欢迎陌生人来到你的餐馆并放心吃饭。为什么东北能收到这么多人喜欢,东北的热情好客就是原因之一。
推荐
网站:标准电子书(Standardebooks)



下载电…
Keep reading with a 7-day free trial
Subscribe to 重新思考 · RÉ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.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