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新思考 · RÉ

重新思考 · RÉ

P#02:聊聊墨水屏

如果不是 Kindle,那只能是它了

Pengzhao Xie
Apr 25, 2025
∙ Paid

Kindle 退出中国市场后,曾经的占有的市场份额被其他厂商蚕食瓜分。即便这样,我仍然推荐 Kindle。

可能是我最早接触的墨水屏设备就是 Kindle,更重要的是,它那稳定扎实的阅读体验——可以预购书籍的商店和书籍借阅——令我印象深刻。

重新思考 · RÉ is a reader-supported publication. To receive new posts and support my work, consider becoming a free or paid subscriber.

放在书架上,即使很久不看,拿出来唤醒后的电量,也足够我当日的阅读需求——就像一本书一样。

10 年前,导入书籍到 Kindle 需要使用数据线。现在,在 iPhone 上下载 EPUB 文件,只需要系统分享到 Kindle App 上,就可以轻松在 Kindle 图书馆的主页中,下载这本书既可阅读。在 PC 端,不需要输入什么特定的网络端口,只需要访问 Send to Kindle 网站,轻轻一拖,便可将文件上传到设备。

这种便利在国产设备上很难享受,直到微信支持了「在设备上打开」,这才让传输体验有了不错的提升。

墨水屏在系统上划分了阵营:封闭和开放。

封闭系统以 Kindle 的 Linux 为首,后来掌阅继承了衣钵,有着漂亮的排版和书城。开放系统以文石为首,可以下载各种各样的软件,支持微信读书,甚至可以看视频。

两个阵营的粉丝们在网络上争吵不休。有的说开放好,有的说封闭好,就是不承认各有优劣。我们不得不承认,如今的市场营销策略,都在培养用户一种非黑即白的思维。每次看评论,我都会疑问,这些用户多久看一次书,看什么类型的书。

今年,掌阅也加入了开放系统阵营,陆续推出了可以安装更多第三方软件的阅读器。

在竞争激烈和高需求的市场下,开放系统似乎获得了胜利。安装第三方软件意味着大幅提高硬件性能和软件兼容性。于是,本以为可以结束的吵架,变成了品牌之间硬件性能的比较。

墨水屏厂商模仿着手机厂商的发布会,强调自己的硬件性能,刻意制造更多的「需求」。 如今,AI 如火如荼,各家也开始在软件里加入更多 AI 功能。一些墨水屏博主,也学着其他手机测评博主们的方式,测试这些设备,比如播放视频和应用打开速度。

我不知道这些测试,和看书有什么关联。可能只要震撼看视频的人就好,有一种「确实强大」的感受就好了。所以,…

Keep reading with a 7-day free trial

Subscribe to 重新思考 · RÉ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.

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? Sign in
© 2025 南山居氪
Privacy ∙ Terms ∙ Collection notice
Start your SubstackGet the app
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